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朱靖晞)“廣西圍繞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監測數據,建立起了涵蓋常態監測和深度應用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近日,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在線上召開2022年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數據填報及分析應用培訓會,廣西教育廳高教處處長李美清在會上分享“廣西經驗”。
據介紹,廣西從2018年起就建立了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與反饋機制,依據評估中心發布的年度本科高校教學質量監測報告和相關監測數據,結合本地實際,重點反饋區內本科高校的生師比、為本科生上課的教授占教授總數的比例、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比、本科畢業生升學率等8項指標數據,并在年度反饋中對照標準,督促達標高校和未達標高校進行對照和整改。
“事實證明,通過做實做細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監測數據反饋,能夠有效增強廣西高校振興本科教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大大提升全區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李美清說。2020年,廣西高校生師比達標高校為9所,較2018年增加了5所,年度監測指標填報和反饋讓區內高校找準了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
以監測數據的填報反饋為基礎,廣西將監測數據與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和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等重要工作有機結合,認真做好監測數據應用工作。
廣西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和*評估,評估通用指標體系共設55個觀測點,其中32個觀測點以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為依據進行評價,用于廣西高校本科專業建設水平提高和專業結構優化。同時,將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應用于新設本科專業評估、*本科專業遴選等工作中,提取部分專業核心數據用于專業評價,全面提升專業評價的科學性。
2019年以來,廣西每年定期開展高校校長本科教育教學工作述職測評工作,除根據述職報告進行定性評價外,還選取部分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開展定量評價,有效提升了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下一步,廣西將按照‘屬地化、全覆蓋’的原則,督促區內高校繼續做好本科教育教學數據填報工作,促進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貢獻廣西力量。”李美清說。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